全球能源清洁化转型正遭遇关键瓶颈,人工智能(AI)凭借其强大的数据洞察与决策优化能力,日益成为突破瓶颈的核心驱动力。为此《清洁能源(英文)》期刊计划推出“AI for Science”主题专刊。本专刊旨在系统梳理AI与清洁能源深度交叉领域的核心技术成果;同时对AI在清洁能源领域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技术方向进行展望,着重强调跨学科知识融合与应用转化的关键作用。现面向国内外广泛征稿,诚邀各位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一、征稿范围与主题
本次专刊拟征集“AI for Science”领域的英文稿件。研究领域涵盖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1. AI基础模型与前沿算法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架构创新、物理信息机器学习(PINN)、图神经网络在分子和材料建模中的应用、强化学习与智能决策优化、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建模、可解释AI与因果推理等。
2. 生成式AI与科学大模型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扩散模型的新材料逆向设计、大语言模型在科学假设生成与验证中的应用、生成式AI驱动的分子与反应路径设计、多模态AI融合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AI驱动的科学发现工作流自动化等。
3. 智能实验室与自主科学发现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I赋能下的实验科学新范式,涵盖智能实验室体系与自主科学平台、机器人实验与自动化装置、闭环优化系统、具身智能与科学智能体、AI-物理双驱动的实验探索,以及多模态科学数据融合与知识发现等方向。
4. 数据安全与规范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I模型数据保护机制(分级管理方法及合作机制建设等)、模型数据评估(安全性、科学性等)及国际国内标准建设。
5. AI4S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应用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I加速新型储能材料发现与优化、智能催化剂设计与反应机理解析、复杂能源系统的智能调控与优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过程的AI建模、氢能全链条的智能化突破、煤炭清洁转化的AI驱动创新等。
二、特邀客座主编及副主编
1. 客座主编
鄂维南,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首届美国数学会会士、首届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英国物理学会会士、首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2024年获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苏步青应用数学奖,该奖为应用数学学科在国内的最高奖项。鄂维南院士因其在应用数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获过多项国际大奖,为应用数学和科学计算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破性贡献。
2. 客座副主编
朱通,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创智学院首批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体系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近年来,结合机器学习和物理模型开发了一系列面向化学化工的反应网络构建方法,在Nat. Mach. Intell., Nat. Commun., Nucleic Acids Res., Adv. Sce., 和 JACS Au等杂志发表论文 70 余篇,被业界引用 3000余次。
林泉,博士,现任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首席专家,长期致力于煤间接液化费托合成催化剂技术开发,研发的CNFT系列催化剂获中国专利金奖,成功应用于国能宁煤400万吨/年和潞安化工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装置。2024年起开始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科研实践,主持构建了首个费托合成催化剂科研智能体,旨在推动AI驱动的催化材料颠覆性创新,以加速实现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跨越。
邵帅,博士,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数据科学家。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应用领域拥有超过十年的丰富经验。参与开发的CMAQ-PnET和BGC等多个模型已被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及其他联邦机构正式采纳,为美国国家级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关键监管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稿件要求
1.稿件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2.稿件应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格式符合学术规范。
四、投稿指南
《清洁能源(英文)》是国际性期刊,所有提交稿件需为英文。本次专刊投稿截止时间为2026年3月31日,来稿将按照期刊标准流程规范进行审稿。
投稿须知:
https://academic.oup.com/ce/pages/General_Instructions#Submission
投稿网址:
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energy
联系人及邮箱:
李永龙 博士 yonglong.li.c@chnenergy.com.cn
Constance Senior 博士 connie@conniesenior.com
2025年10月21日








扫一扫,关注我们